京新药业、远景能源等210家企业开足马力,联邦动保、启辰乳业等46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在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方热土上,1.8万名产业工人持续刷新着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办好“两件大事”,锚定市委“五高五区”目标定位、“两个基地、四个集群”主攻方向,兴产业、强招商、优环境,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智造·数字化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片大干快上、全力冲刺的繁忙景象。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智造·数字化项目
与以前的制药生产车间不同,中药智造·数字化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相对较高,颗粒剂生产线只需2~3人就可完成正常生产,可提高效能和产能。“生产线年可实现生产5800万盒中成药产品,满产产值可达4.5亿元左右。”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史向阳介绍,通过高端设备与数字化智能系统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提取能力,更好地保障产品的品质,更合理高效布局产品结构和产能,实现中药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市场的占有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京新药业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生产丸、散、膏、粉、片、胶囊、口服液、冲剂等9个剂型115个品种,其中康复新液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重点新产品。2007年,该公司在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现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首家全厂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中药生产企业和开发区最大的中药制药企业。2021年与开发区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新增投资2亿元在开发区建设中药智造·数字化项目,继续扩大产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农畜产品加工和战略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倾力培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大集群带动大产业,推动大发展。1—8月,62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0.34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销售收入176.81亿元,同比增长25.4%;工业增加值40.76亿元,同比增长19.6%。在绿色转型目标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位于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巴彦淖尔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一天可产出3台套体重达130吨的风机,发往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随着二期辅料车间去年6月初交付使用及整体配套设施的建成,园区实现了年产500台套5兆瓦以上智能风机的目标。”远景巴彦淖尔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厂长戴晓程说。
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牢牢牵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牛鼻子”,唱响以商招商、做优存量、区域协作“三部曲”,按下全员全域招商“快进键”。1—8月,通过党员干部揭榜挂帅,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招商活动19次,对接企业80多家,新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额34.38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2个,完成投资12.52亿元。列入全市重大项目6个。其中,紧盯“链长”“群主”项目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联邦动保二期制剂和远景能源风机叶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密集上马、补位入链;扎实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扶持沃尔绒业、蒙元宽、三胖蛋等9家企业技改扩建,盘活闲置资源、低效用地;与山东威海、江苏扬州、山东日照等多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关系网”“朋友圈”。“这里的土地、水电、蒸气等费用较低,我们只负责提供材料,所有手续都是开发区代办帮办的,而且公司也见证了开发区的发展壮大,相关部门经常实地了解企业需求,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让我们企业得以安心经营、顺心发展。”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军说,“我们与开发区共同成长十几年,相互彼此了解、信任,正因为看准了这里的营商环境和工作效率,最终决定在这里投资建设中药智造·数字化项目。” 一个个新政密集出台,一条条新规持续发力,一件件实事落地见效……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企业包联和项目帮办代办制,提供全覆盖全过程全周期“店小二”服务,让保障要素跟着项目走、围着企业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机制,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模式,以硬举措托起软实力。此外,还通过百名党员干部进百企解百难,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50多个。其中,1—8月,为企业减免税5398万元,帮助14家企业协调贷款6.9亿元、12家企业申请扶持资金3797万元、10余家企业参与电力多边交易,成功申创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不断破题中厚植发展优势,全面打造聚商气拢人气的良好环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一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